
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,越來越多子女因工作繁忙,選擇為獨居老人聘請護工照料生活。作為深耕家政行業 12 年的服務機構,百家家政每年接到超 2000 個老人照護咨詢,發現多數家庭在篩選護工時,常聚焦 “是否會做飯、能否扶老人走路” 等基礎能力,卻忽略了隱藏安全風險。今天結合真實服務案例,拆解 3 個必須提前敲定的安全細節,幫子女把隱患擋在門外。
一、護工背景 “三重核查”,杜絕 “身份盲區”
去年我們接到一位北京客戶的緊急求助:為獨居母親聘請的護工入職 3 天后,不僅偷偷拿走老人的金戒指,還編造 “老家急事” 失聯。經核查發現,該護工提供的身份證是偽造的,過往還有 2 次家政服務投訴記錄。這類問題的根源,在于家庭未做全面背景核查。
作為正規機構,百家家政始終執行 “三重核查” 標準,子女自行篩選時也需照此執行:
- 身份真實性核驗:要求護工提供有效期內的身份證原件,通過 “國家政務服務平臺” 小程序比對照片、出生日期等信息,同時留存復印件并標注 “僅用于老人照護使用”;
- 從業背景調查:向護工過往服務家庭核實工作時長、照護細節(如是否按時喂藥、有無與老人發生矛盾),必要時可要求機構提供 “無犯罪記錄證明”;
- 健康狀況確認:除基礎體檢報告外,需額外檢查乙肝、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,以及精神狀態評估(可通過簡短交流觀察是否有情緒異常、語言邏輯混亂等情況)。
二、服務流程 “書面明確”,避免 “責任模糊”
“護工說只負責做飯,不幫老人洗澡”“約定好每天記錄用藥,結果經常漏記”—— 這類糾紛的核心,是服務內容未形成書面約定。百家家政在簽訂服務合同時,會附帶一份《照護服務清單》,明確以下關鍵內容:
- 日常服務邊界:例如 “每日協助老人洗漱 1 次(含刷牙、擦臉)”“午餐、晚餐需包含 1 種蔬菜、1 種蛋白質”“每周協助老人更換床單 1 次”,避免因 “口頭約定” 產生分歧;
- 特殊情況處理:若老人有慢性病,需注明 “每日上午 9 點協助服用降壓藥,服藥后記錄血壓值”“發現老人意識模糊時,第一時間聯系子女(電話:XXX)并撥打 120”;
- 隱私保護條款:明確 “不得私自拍攝老人生活視頻、照片”“不向無關人員透露老人健康狀況、家庭住址”,保障老人隱私安全。
三、應急機制 “雙向綁定”,打通 “安全通道”
去年冬天,一位上海獨居老人突發心梗,護工第一時間聯系了子女和百家家政應急專員,同時撥打 120,因搶救及時,老人最終脫離危險。這個案例證明,完善的應急機制能為老人爭取寶貴時間。子女在聘請護工時,需提前建立 “雙向綁定” 的應急體系:
- 信息共享機制:讓護工掌握子女的緊急聯系方式(至少 2 個)、老人的醫保卡號、常去醫院及主治醫生電話;同時子女需留存護工的身份證復印件、緊急聯系人電話,以及家政機構的 24 小時應急電話;
- 定期溝通制度:約定每日固定時間(如晚 7 點),由護工向子女反饋老人當天的飲食、睡眠、用藥情況;每周至少 1 次通過視頻通話,觀察老人精神狀態和居家環境;
- 突發情況演練:可讓護工模擬 “老人跌倒”“突發嘔吐” 等場景,確認其是否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(如跌倒后不盲目攙扶,先詢問老人意識和疼痛部位),避免因操作不當加重老人傷情。
本文標簽:
上一篇:找家政阿姨別只問 “工資多少”!3 個隱形坑 90% 雇主都踩過【百家家政提醒】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推薦